最近有朋友跟我念叨:“看到公司发公告说大股东把股票质押了杠杆配资公司,这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?”这话一出来,我瞬间就想起三年前自己盯着手机屏幕,心里七上八下的样子。当时我持仓的股票突然弹出个质押公告,我的手心当时就冒汗了,满脑子都是“完了完了,明天不会直接跌停吧”。
现在回头想想,那会儿的焦虑,就是因为对“股票质押”这事儿一知半解。今天咱就好好唠唠,争取让你听完也能像那些老股民一样,一眼看穿里面的门道。
咱先打个比方,股票质押就跟咱们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差不多。大股东把股票押给券商或者银行,就能拿到一笔现金,同时还能保住手里的股权。这就好比你拿着房产证去贷款,房子还是你的,但钱能拿到手先用着。
不过这里头有个关键细节,很多人都没留意到——同样是抵押贷款,有人是为了装修新房,让生活更美好;有人却可能是急着还赌债,拆东墙补西墙。所以碰到股票质押的消息,咱得掏出三面“镜子”来好好照照。
第一面“镜子”是放大镜杠杆配资公司,咱得用它来看看质押比例。去年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,A股里有超过200家公司的质押比例超过了50%。这就好比有人把自己的房子二次抵押了,虽然法律上允许这么做,但风险可不小。
一旦股价跌破了平仓线,股东可能就不得不卖股票来还债,到时候市场里就容易出现“踩踏事件”,大家都急着卖,股价不得一跌再跌。不过要是质押比例在30%以内,那就好比咱们只拿房产证贷了首付的钱,风险完全在可控范围内,不用太担心。
第二面“镜子”是透视镜,咱得用它来瞅瞅资金用途。我印象特别深,有一次我跟踪一家公司,发现大股东质押股票之后,立马就把钱投到新生产线上了。结果那年公司的利润直接增长了40%,股价也跟着蹭蹭往上涨,股东和股民都跟着受益。
但这种情况可不多见,更多时候,特别是碰到大股东频繁补充质押,这就好比看到朋友不断刷信用卡来还花呗,那肯定是有问题了。这时候咱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好好琢磨琢磨背后的原因,说不定里面就藏着什么风险。
第三面“镜子”是望远镜,咱得用它来瞧瞧市场环境。就拿2018年熊市来说,当时超过500家公司都触及了平仓线,好多公司的股价都跌得惨不忍睹。但要是放在今年这种结构性牛市里,同样的情况说不定就是个黄金坑。因为市场环境不一样,同样的质押行为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。所以看股票质押不能只看质押本身,还得结合市场环境来分析。
说到这,可能有人要问了:“那股票质押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呢?”其实这个问题就跟问“下雨好不好”一样,得看具体情况。要是龙头企业的大股东质押融资来扩大生产,而且公司还配合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,那这就是典型的利好组合拳,股价说不定还能涨一涨。但要是碰到质押比例超过60%的公司突然宣布减持计划,那可比业绩暴雷还吓人,咱可得赶紧跑,别犹豫。
那作为散户,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不踩雷呢?看到股票质押公告的时候别慌,先掏出放大镜看看质押比例,要是比例太高,就得小心点。用透视镜看看资金用途,要是发现大股东频繁补充质押,那就得琢磨琢磨是不是有啥问题。用望远镜看看市场环境,是熊市还是牛市,心里得有个数。
总之,股票质押这事儿,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利好还是利空,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咱散户要想不踩雷,就得学会用这三面“镜子”来分析,这样才能在股市里少走弯路,多赚点钱。以后碰到股票质押的消息,咱就能心里有底杠杆配资公司,不慌不忙地应对了。
维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